
中国风电新闻网讯: 1月17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在《公告》中得出结论: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为0.6205kgCO2e/kWh。
这一数据是基于多种发电类型(包括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和输配电)的碳足迹因子计算得出的加权平均值。
0.6205kgCO2e/kWh是个什么水平?
先来看一组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欧盟的电力碳足迹因子因各国能源结构差异较大而有所不同。例如,法国由于核能占比高,其电力碳足迹因子较低,约为0.05kgCO e/kWh。德国由于仍在逐步淘汰煤炭,其电力碳足迹因子在0.4-0.5kgCO e/kWh之间;美国的电力碳足迹因子约为0.45-0.55kgCO e/kWh,主要由于其天然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增加;英国的电力碳足迹因子近年来显著下降,目前约为0.25-0.3kgCO e/kWh,主要得益于其快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0.6205kgCO e/kWh处于中等水平。这一数值反映了中国电力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进步。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发电(碳足迹因子为0.0336kgCO e/kWh)和光伏发电(碳足迹因子为0.0545kgCO e/kWh),显著降低了整体电力碳足迹。
0.6205kgCO2e/kWh有助于破除绿色贸易壁垒!
中国首次发布官方电力碳足迹因子,填补了国内相关数据的空白。此前,国际上对中国电力碳足迹的评估多依赖于国外数据库(如ecoinvent),这些数据往往滞后且不够准确。如今,我国发布的0.6205kgCO e/kWh数据不仅基于国内实际统计和企业实测数据,还符合国际标准。这使得中国在国际碳足迹核算中拥有了更权威的依据,能够有效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碳排放数据的质疑。
更重要的是,对于出口来说,尤其是用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中国出口的几个行业来说,中国较低的电力碳足迹因子意味着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易满足低碳要求。
